当前所在位置: 呼伦贝尔多娇旅行社有限公司 > 旅游百科 > 呼伦贝尔的达斡尔族

呼伦贝尔的达斡尔族

发布时间:2019-01-16 13:54 作者:多娇旅游文章来源:呼伦贝尔多娇旅行社 阅读人气:

呼伦贝尔达斡尔族

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、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;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、辽宁省等地。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(今洮儿河),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;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,清政府为巩固后方,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,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。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,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。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,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。原文字已丢失,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。达斡尔族能征善战,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,三征索伦,故有俗语“索伦骑射甲天下”。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。抗日战争时期,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。达斡尔族能歌善舞的民族,民间音乐有山歌、对口唱和舞词等多钟形式。

呼伦贝尔达斡尔族

达斡尔族清代以前使用的契丹文失传,靠口述来传承历史,清朝以前的历史较难考究。但是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、生活、习俗、宗教、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,史学家大多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,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达斡尔族是由当地土著先民发展而来。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,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。

改革开放以后,以商贸、餐饮、娱乐、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获得发展。达斡尔族聚居的嫩江两岸,山川秀美,景色宜人,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。有中国达斡尔民族园、金长城遗址、清代古墓、莫力达瓦山、拉哈新村等旅游景点,其中金长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达斡尔族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,主要信奉萨满教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,达斡尔人虽然受到过喇嘛教、道教和天主教的影响,并且也有人供奉过汉地的关帝神、娘娘神等神灵,但是外来的宗教和神祗均不足以破坏萨满教的完整性和独立性,没有动摇传统的萨满教在达斡尔人精神文化中的原有地位。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,萨满教仍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达斡尔人共同信仰的宗教。

达斡尔族服饰

在清代及清代以前,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。男子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,人们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更换不同种类的衣服。在漫冬季,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,春秋两季,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,叫“哈日密”。这种皮袍采用春、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。由于缺少布匹,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。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,有冬天戴的皮帽,春秋时戴的毡帽,夏天戴的草帽,见客时戴的礼帽,郑重场合戴的官帽,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,等等。脚穿“奇卡米”(用袍皮、鹿皮作的靴子)、“斡洛奇”(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)或靰鞡。

呼伦贝尔达斡尔族

饮食习惯

达斡尔族的早期农业主要是种植稷子、荞麦、燕麦、大麦等早熟作物,故主食方面有米食和面食。米食以稷子米饭为主,分为两种,一种是把稷子用锅蒸熟,炕干后碾成米叫“敖苏莫” ,是熟稷子米,饭粒大而不粘连,有糊香味,是达斡尔人的主要饭食。另一种是直接碾成米叫“希基莫”,是生稷子米,颗粒较小稍有粘性,除作干饭外可作粘粥,还可再压成面作糕点。

面食主要是荞麦面。荞麦磨成面粉后,传统的吃法是压荞面(饣合) (饣各)浇野味肉汤,是最佳饮食,还可以烙苏子馅的荞面饼。荞麦磨成面粉,过箩留下的颗粒叫“尼基”,可做粘粥食用。荞麦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“阿勒莫”,可以作饭食。

从民国年间开始,达斡尔人从汉族农民学会了种谷子、玉米、小麦、黄豆等农作物。早熟低产 作物逐步减少,新的粮食品种不断增多。达斡尔人主食品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小米、玉米、大米、白面已成为主食,吃油饼、面条、馒头、饺子等面食多了起来。传统的稷子米、荞面、燕麦、苏子等成为稀少的食品。 达斡尔族的副食品有肉类、奶食品、蔬菜和采集食品等种类。

特色饮食

白菜沫(辣菜沫,达语:音讷森努咖),是用新鲜的白菜叶和盐、青辣椒、芹菜、蒜、香菜等配料碾压成沫,口感微辣、清香,可以当咸菜吃,还可炖菜吃,吃面条可做卤,用它可炖肉、炖豆腐、炖土豆。 白菜沫炖豆腐,是达斡尔族传统的名菜,制作时把白菜叶和梗分开,菜叶做白菜沫、菜梗切后拌点辣椒淹咸菜,也是达斡尔族传统咸菜,达语叫“克日切莫勒努哇”,即是咸菜可以炖炒吃。 韭菜花,语叫“梭日斯”,即是可口的咸菜,又是美味调料,是吃火锅和肉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。 柳蒿芽,达语叫“苦木勒”,是达斡尔族人民喜食的传统里菜之一,“苦木勒”有明目、清胃热、泻肝火、利肾水之功能,味微苦,幼芽时鲜嫩清香,是一道传统的美味佳肴,野生天然纯绿色。

呼伦贝尔达斡尔族

体育活动

悠久的渔猎生活,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,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,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。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,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;有摔跤、扳棍、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。 狩猎业曾经是达斡尔族最古老、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,达斡尔人积累了许多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,如下套子、设陷阱、放地箭、“打围”、鹰猎等等。 20世纪初,在铅子单响枪和钢子步枪等现代化武器传入达斡尔族地区之前,弓箭和扎枪是猎民们狩猎生产最主要的工具。这些工具原始、简陋,命中率不高。为了保证人身安全、提高狩猎生产的效率,达斡尔人便逐渐摸索,形成了众人集体围猎,即“打围”的狩猎生产方式。这种方式多以“哈拉”(氏族)为单位,由一名经验丰富的“阿围达”(围猎长)统一指挥进行。具体方法就是参加围猎的众人按圆形分布,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,慢慢搜索前进,逐渐缩小包围圈,最后将被围困的貂、狍、鹿、野猪等动物射杀。

鹰猎是另外一种非常有效的狩猎方式,多在雪后的清晨进行。届时猎人脚跨骏马,左臂托举猎鹰,寻游于雪野山林之中。发现野鸡、野兔等小型禽鸟动物后,便令猎鹰迅速出击,准确而有效。鹰猎的收获量虽然不大,但它既是一种生产劳动,又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,因而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。拥有一只聪明伶俐、敏捷强悍的猎鹰也成为猎人的骄傲与自豪。

阿西尔达斡尔民族自治乡被人们誉为“摔跤之乡”,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从这里升起的。除摔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活动外,劲力也是新疆达斡尔族群众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活动,因不受场地和用具的限制,常常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或是节假日娱乐的项目之一。

颈力比赛达斡尔民间最常见的一种体育娱乐项目。颈力比赛类似拔河,与藏族民间进行“押呷”比赛基本相同。由于使用器材简单,场地随意,娱乐性强,随时都可以进行,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。

曲棍球

达斡尔族语称曲棍球为“波列”,称曲棍为“波依阔”。一般已习惯“波依阔”即代表曲棍球运动。是一项达斡尔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的体育项目,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。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,数百年前便开始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。据考证:早在辽代契丹人中,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体育活动--波列,而“波列”就是达斡尔族现代的曲棍球。 新中国成立后,传统的曲棍球运动在达斡尔族居住的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,并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。1975年,莫力达瓦旗成立了以达斡尔族运动员为主的业余曲棍球队,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县级地方球队,也是中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。该曲棍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。1982年,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,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,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,为中国争得了荣誉。1989年,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“曲棍球之乡”。

呼伦贝尔达斡尔族